期刊简介

  本刊是经国家卫生部新闻处批复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,中国生物技术协会、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医药类学术刊物。本刊刊号为CN 11-4975/R,ISSN 1672-2124,双月刊,大16开,64页,每期拟发行1.5万册。本刊以提高医院合理、科学用药水平,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资源浪费为办刊方针,重在指导;以报道临床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预测为已任,重在实用;以从事医院临床、药剂科(药房)工作的工程师、药师为主要读者对象,同时兼顾药研制、生产、经营及医药、卫生管理人员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
主办单位: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,中国药房杂志社

出版部门: 《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2-2124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11-4975/R

邮发代号:

出版周期 月刊

创刊时间 2001

出版地区 北京

出版地区 北京

订购价格 292.00

杂志荣誉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,中国药房杂志社
  • 国际刊号:1672-2124
  • 国内刊号:11-4975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
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
  • 双黄连口服液的临床应用评价

    目的:评价双黄连口服液的应用情况,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.方法:以“双黄连口服液”、“临床应用”为检索词,按主题检索,检索1996-2012年万方数据库,筛选并记录患者年龄、用法与用量、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、分析.结果:共检索到30篇文献,共2010例病例.双黄连口服液临床主要用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、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等,其疗效确切、安全、有效.结论:该药的临床应用宜根据患者病情对症......

    作者:贾静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护肝宁片的临床应用评价

    目的:评价护肝宁片临床应用概况.方法: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,从护肝宁片应用状况、有效性、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、评价.结果与结论:护肝宁片是安全、有效的药物,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.......

    作者:宋建敏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血滞通胶囊的临床应用评价

    目的:评价血滞通胶囊的临床应用概况.方法:收集国、内外相关文献,从血滞通胶囊应用状况、有效性、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.结果与结论:血滞通胶囊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.......

    作者:李站立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疗效评价

    目的:论述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疗效评价.方法:采用国内、外文献综述方法.结果与结论: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作用新颖,为新型的抗抑郁药和催眠药,在治疗重度抑郁症方面疗效明显,药品不良反应小,能有效调整生物节律,改善睡眠质量,而无性功能障碍和撤药症状,是抗抑郁药研究领域中的重大突破.......

    作者:张石革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390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

    目的:了解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(ADR)的特点及规律,探讨ADR的预防措施,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.方法:回顾性分析2009-2011年常州妇幼保健院收集并上报的390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,对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、给药途径、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、性别、ADR史等方面进行统计、分析.结果:390例ADR报告共涉及9类30种抗菌药物,其中头孢菌素引起ADR多(265例,占66.92%);给药......

    作者:李敏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他汀类药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与肝脏安全性

   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,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质量的5%或显微镜下每单位面积1/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称为脂肪肝.根据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,临床上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(AFLD)和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.目前,日益高发的肥胖、糖尿病和(或)高脂血症所致的NAFLD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远较普通人群高,这就要求对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进行调节血脂治疗.传统观点认为,调节......

    作者:刘丽萍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

    20世纪后期,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参与、多步骤发展的系统性疾病,肿瘤有关基因的异常是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凋亡、血管生成、侵袭转移等行为的根本原因,其中重要的是肿瘤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,因此各大药品生产企业纷纷聚焦于这两类靶点.1997年,第一个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,其后陆续涌现出针对肿瘤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的曲妥......

    作者:焦园园;张艳华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

    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是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、增强肝脏解毒功能、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的药物.目前临床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应用种类繁多,作用各异,确切的临床疗效尚有争论[1].如果选择和用药不当,也会影响治疗效果,增加患者经济负担,甚至产生某些不良反应[2].因此,临床合理使用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非常重要.1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研究进展1.1解毒类药主要有葡醛内酯(肝泰乐)、谷胱甘肽(古拉定、绿汀诺)、......

    作者:贡联兵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坚持病毒性肝炎的规范和优化治疗“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”专家圆桌会议记要

    会议由卫生部全国肝炎治疗研究中心首席专家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田庚善教授主持;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斯崇文、赵鸿教授,解放军305医院的贡联兵教授相继就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》、《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》和《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》等课题作了大会报告.围绕规范和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的主题,结合《欧洲肝病治疗指南2009年版》,大会总结和归纳了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,包括:(1)持续、大限度......

    作者:程迎秋 刊期: 2013- 02

  •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

    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呈全球性分布,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为3.5亿人;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、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(HCC)[1,2].我国自1992年起对全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,1~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(HBsAg)阳性率已由1992年的9.75%降至2006年的7.18%.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万人,是我国肝硬化和HCC的主要病......

    作者:斯崇文 刊期: 2013- 02